2015年11月21日,早上八点就出发去往三坊七巷,开始这次“走进历史”的团日活动。寥寥几人却带着我们的骄傲挺进三坊七巷,走进林则徐。
作为一位福建人,三坊七巷是我们的骄傲,林则徐更是我们的自豪。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所谓的“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初到三坊七巷, 牌坊正面中间对联是由郭道鉴撰联、省书协主席陈奋武书写(字体为行草)的:“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 ;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 旁边一对是柯云翰书写(字体为行草)的“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
走进林则徐故居,在林则徐纪念馆的正门立了两个石碑。一个上面刻着“林则徐纪念馆”、另一个则刻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则徐爷爷的嘉奖碑文上面记载着他生平的丰功伟绩。从大门往里走,一棵高大的榕树映入我的眼帘,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有许多气根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纠结在一起变成了树干。一眼看去,御碑亭又成了一个亮点。听讲解员说,这是1850年林则徐病逝时,咸丰皇帝赐给他的3座碑。这3座碑成品字形排列,中央一块是皇帝慰问家属的圣旨,右边是御赐祭文,左边是御制碑文。
参观完御碑亭,来到了树德堂,正中是林则徐的塑像。高大庄严的林则徐,表情是那样严肃,眼睛眺望着远方,似乎还在为烟毒不止而忧愁。
绕过南北花厅,我们就来到了史绩展馆。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的“虎门销烟”场景。200多平方米的展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开始销烟;左侧则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利用投影制造出水面波动的效果,真是逼真!
走出纪念馆,心中感触颇多:短暂的人生中,有人会渴望过平稳的生活,有人则渴望家财万贯。而林公,他竟把自己的祝福荣辱置之度外,半生勤劳爱民。他明白:抗击――在战争的硝烟里;挺立――在妥协的逆流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生存。今天的祖国,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是一日千里。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但,这百余年来,有多少人为此献出了生命呢?我知道,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是成千上万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新一代要担负起跨世纪的重任,就要以林公的精神志向鞭策自己。让林公的爱国精神千古流传!
机械1405团支部
2015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