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梦想初开的地方。”李上后指着山下一所破旧的鸡舍温情地说到。这里曾是李上后最初忍受一切质疑的眼光,顶住父母不理解、乡亲们反对的压力,以一个大员工的身份去实践返乡创业第一步的地方。
闽工院机械学子赴霞浦承天村开展有关对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返乡青年李上后人物专访的社会实践。作为村里第二个大员工,李上后起初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留在城市就业。在常人眼中,职场前景良好,待遇优渥,他却厌倦了乏味无意义的这种生活,在2010年毅然返乡,着手绘制他的创业梦。本期,实践队伍将带领你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返乡青年李上后背后的创业故事。
“这里就是我的生态养殖基地。”李上后指着身后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露出自豪的笑容。伴随着他的指引,小记者们目光停留在一群稻田里自由驰骋的鸭子上“这是什么呀?”李上后向小记者们介绍到“这是我们采用的生态养殖方法,通过控制水稻间距,给予鸭子合适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吃食稻田里的杂草和夜晚引虫灯所吸引的虫子。”此外李上后还向小记者们介绍了他所饲养的成百上千只鸡群、三百只鹅群和一百二十只羊群,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土鸡通过放养的模式,几乎每只充满斗劲与活力,有的甚至跳到树上啼鸣。并且羊群采用的是轮牧的模式,保证了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这些动物为我们提供了有机肥料,再反馈到农田里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养殖。”话应刚落,实践队小记者们已经迫不急待,纷纷摩拳擦掌,卷起裤脚体验了一把施肥劳作的农家乐。
据了解,在创业取得成效后,李上后并没有独享成果,相反,他开始带动乡村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与销售渠道,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李上后所创办的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与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号召。
“这是我的外公,更是我的启蒙老师,从我记事起就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在别人不支持不理解的时候,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助我的。”李上后向实践队小记者介绍了旁边一个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的老人。李上后说,从小外公就教我,做事与做人是分不开的,先做好人再做好事,这便是他的人生信条,亦是之后创业的根基。
在谈到对未来的憧憬时,李上后为实践小队阐述到“未来我们发展的趋势是创办农家乐,同时在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会括大我们的规模,让更多的村民一起行动起来,一同致富。”此外,李上后还对母校的学弟学妹提点了一些创业意见“创业必须具备眼光和与坚持下去的恒心,最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才是一个企业立足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