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史海钩沉,怀闽口国殇

发布者:10大菠菜信誉担保网院办发布时间:2017-04-25浏览次数:30

历史都会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也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即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每个人也应该都应该居安思危,铭记历史。恰逢清明时节,车辆1601班全体同学在黄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参观了马尾海战纪念馆。

4月8日上午9点,同学们各自以宿舍为单位做好相应的安全举措,带好雨伞,紧急救护药品等,吃完饭后统一在南区学校大门口集合。由班长联系好大巴车直接送同学们到达纪念馆。尽管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但完全没有影响的同学们的兴致,同学们在车上有说有笑,边讨论福州的历史及其历来福州的英雄人物,还有的谈论到近代以来中国所受的外国侵略,大多都是开始从海上还是被侵略的,这与此次将要参观的马江海战纪念馆不谋而合。下车后我们一行人怀着庄重的心情走入了马江海战纪念馆,即昭忠祠,看到了一系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视频,而是以文物、照片 、模型等反映福建船政局的兴衰史;以烈士遗物、碑石 、图片等再现中法马江海战的悲壮情景。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了: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壮烈场面。纪念馆大厅祀736位阵亡英烈灵位,展厅以大量珍贵的文物介绍中法海战和中日甲午战争情况。从正厅往里左走一百米能看到一个高高的墓碑,黄老师特地为我们讲解了这个墓碑的历史,这墓碑是为了纪念安葬于马限山麓福建水师官兵而立,这不正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吗?沿着马限山山坡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了山顶。这里安放着中坡炮台,一门巨炮正对着马江口。当时正下着雨,小雨淅淅沥沥。我们远眺马江口,江面、岸边平和宁静。然而,在烟雾朦胧中,我仿佛听见舰炮、岸炮炮声隆隆,喊杀声连天,仿佛看见宽阔的江面上火光冲天,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

虽然马江海战早已过去,而他的惨败依旧让我们触目惊心,在那个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我们的先烈们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为了争取今天的美好新生活,不惜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生生画面。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

参观完之马江海战纪念馆后,我们来到了船政文化博物馆,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一层为“序厅”,金灿灿的浮雕上印刻着是以左宗棠和沈葆桢等为首的对马尾船政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伟人。右手边有大炮、大船的模型,走上二楼,是以“船政概览”为主题的展厅,造设有船政衙门景观,介绍了马尾船政以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也让我感受到了左宗棠、沈葆桢等清末先进之士,他们顶着封建顽固思想的压力、创立船政之艰辛,也启示着我,对于大员工活,循着前辈的经验固然可取,更重要的是要革故鼎新,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走二层展厅一圈,踏过钢制的天桥来到三层以“科教夙兴”为主题的展厅,这一层展厅主要介绍了船政教育方面的历史,最吸引我的是巨大的沙盘模型,如此宏伟规模的船政学堂,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的样子。这一展厅的展板上,有许多熟悉的伟人的名字,他们都是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船政精英。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我体会到了马尾船政从创建之初到四十余年的辉煌再到精神永存,这其中的艰辛,以及一路上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前人的努力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从连战先生的题词“东学为体西学用,马江巨舰驭狂涛”,我更加觉得我们这一辈人身上肩负着历史传承下来的责任。

如今,那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近代硝烟早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不能遗忘,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作为当代大员工,要更加体会到责任与使命的意义。尽管车辆1601团支部这次参观的时间并不长, 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领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美好的中国梦是基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我们明晰历史,才能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我们不忘国耻,才能催己奋进,并且超越他人。追求美好、追求幸福,是从精英到匹夫一致的向往,只有一切与国家和民族相连,才会是真正的美好。